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83年,由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办。本刊遵循面向临床、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普及的办刊宗旨,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主要读者为全国二、三级医院的医师。除每期设有一个系统疾病专栏(包括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心血管、肾脏、免疫、遗传、代谢、内分泌等系统),此外还设综合报道、儿保、实验研究、临床病理(例)讨论、疑难病例分析、综述、讲座、临床经验点滴、误诊教训、临床用药、诊治技术等十余个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6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77/R
邮发代号: 4-42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国际刊号:1000-3606
- 国内刊号:31-137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本刊创刊于1983年,由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办。本刊遵循面向临床、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普及的办刊宗旨,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主要读者为全国二、三级医院的医师。除每期设有一个系统疾病专栏(包括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心血管、肾脏、免疫、遗传、代谢、内分泌等系统),此外还设综合报道、儿保、实验研究、临床病理(例)讨论、疑难病例分析、综述、讲座、临床经验点滴、误诊教训、临床用药、诊治技术等十余个栏目。
1 投稿须知
1.1 投稿方式 本刊仅接受在线投稿,登陆《临床儿科杂志》网站,点击“作者投稿/ 查稿中心”在线投稿,按照 提示与引导将稿件上传。并请将单位介绍信 ( 注明资料来源真实可靠、无一稿多投、署名无争议和不涉及保密问题等 )、医学伦理 委员会批准函复印件 ( 当研究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时须有伦理委员会组成成员名单及各成员的签字 ) 等材料邮寄至本刊编辑部。
1.2 审稿 为方便审稿,请在文稿首页列出中英文文题、作者单位及姓名,第 2 页起为文题、摘要及正文 ( 不包括中英文作者单位及姓 名 )。纸张大小应为A4(21.0 cm×29.7 cm),通栏排列,页边距均为默认值;中文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英文正文字体为 Times New Roman,字号同中文,字符间距为默认值;行距为 1.5 倍行距;如文中附有图表,请放于文末,按顺序排列,并附表题及图 题。参考文献去除 EndNote 等类软件格式。 本刊实行严格的专家审稿制度 ( 双盲审稿 ),依据学术质量取舍稿件。对于经专家审稿、定稿认定的有重要创新的研究成果, 本刊将以最快的速度刊出。在稿件发表前,编辑部承担对稿件内容的保密义务。
1.3 查稿 / 修稿 作者可登陆本刊网站查询稿件处理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若在收到本刊收稿函后 3 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取舍通知者,系仍在审理中,如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多投,本刊将保留追究一稿多投对杂 志名誉损害的权利。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对稿件进行撤销处理( 包括印刷版及网络电子版 ), 通报相关责任单位或主管部门,并同时通报同行期刊。以下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多投:①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②在学术 会议交流过的文稿;③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 ( 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 ),但在投稿时必须注明。修改稿逾 2 个月不返回 者,视为自动撤稿。
1.4 学术不端文稿的处理 为了提高来稿质量,防止抄袭、伪造、剽窃、纂改数据及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本刊已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 端文献检测系统”。对于稿件复制比 >25% 的稿件 ( 包括学位论文 ),将一律按退稿处理;对于有严重不端行为者,本刊不排除通 报相关责任单位或主管部门的可能;对于已发表论文中存在严重不端行为,本刊将对稿件进行撤销处理( 包括印刷版及网络电子 版 ),通报相关责任单位或主管部门,同时通报同行期刊。
2 稿件基本要求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练,论著类稿件需有必要的统计学分析。以 人为对象的研究,研究对象年龄≤ 18 岁;以动物为对象的研究,研究对象宜为性成熟前的动物。
2.1 文题 文题应恰当,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以 20 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避免用“…… 的研究”、 “…… 的观察 ”等非特定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
2.2 作者署名及作者单位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ICMJE)在新版的《ICMJE 推荐规范》中建议 根据以下全部 4 条标准确定作者身份:①对研究工作的思路或设计有重要贡献,或者为研究获取、分析或解释数据;②起草研究 论文或者在重要的智力性内容上对论文进行修改;③对将要发表的版本作最终定稿;④同意对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承担责任以确 保与论文任何部分的准确性或诚信有关的问题得到恰当的调查和解决。 作为作者除了对他 / 她自己完成的那部分工作负责外,还需要知道哪个共同作者为研究工作的其他哪个具体部分负责。所有被指定为作者的人都应该满足确定作者身份的 4 条标准,而所有满足以上 4 条标准者也都应该被确定为作者。未满足全部 4 条标 准者应以致谢形式列名。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信作者,并给出其电子信箱地址。作者中如有外籍或港澳台人士,应附其本 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在编排过程中原则上不再变动,任何署名的改变要有全部作者签名同意的书面材料。作 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另加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并请提供通信作者姓名及其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信箱地址。 作者单位应为提供资料来源的单位,置于署名下,若作者不在同一单位,于署名右上角标注数字“1、2……”,标出所有单位及 邮编,各单位名称依次接排,各单位间以“;”分隔。
2.3 摘要 论著须附结构式的中、英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 ( 应列出主要数据)、结论 4 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本研究”等主语。中文摘要在 300 字左右。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所有作者姓名、单位名称 及所在省名、县名、邮政编码及国名。述评、专家笔谈和文献综述应附 150 字左右非结构式的中、英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结论, 应有独到的见解。
2.4 关键词 所有文章需标引 3 ~ 8 个关键词,每词之间以“;”相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尽可能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在线发布 的医学主题词表 (MeSH) 内所列的词。如 MeSH 中尚无相应的词,可考虑:①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根据树状 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 MeSH 还原为全称。
2.5 研究设计 对调查设计应写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对实验设计应说明具体的设计类型 ( 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 交叉设计等 );对新药临床试验设计应写明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并说明质 量控制的方法。
2.6 统计学处理 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 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 及统计量的具体值和 P( 如 t=3.45,P < 0.01);当涉及到对总体参数的推断时,还应给出 95% 可信区间。对于定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 ±s 表示,并 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散点图上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则 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 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 时,分母不宜小于 30。要注意区分率、构成比与百分比的涵义。统计学符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3358.1 ~ 3358.2—2009 《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标准执行,一律用斜体。
2.7 标题层次 正文中标题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最多分 4 级,不同层次数字间用下圆点“.”相隔,书写格式依次为:1;1.1; 1.1.1;1.1.1.1。左起顶格书写,序号后空一格书写标题。无编号段落行首空 2 格。行文中层次排列可用 ①,②……等。
2.8 文字与名词 严格执行 2013 年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医学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 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 委员会 ) 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年版的《英汉医 学词汇》( 第 3 版 ) 为准。药学名词应使用 201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名称,采用通用名或化学名,不可使用商品名。 如有名词与《通用规范汉字表》有冲突者,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
2.9 标点符号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标准执行。
2.10 数字和计量单位 数字用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执行。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正确写法:5% ~ 95%,(50.2±0.6)%。 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可写成 4×3×5 cm3。 计量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00 ~ 3102—1993《量和单位》执行,具体使用参照2004 年中华医学会编辑、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 3 版 )。一个组合单位符号内不得有 1 条以上的斜线,如不能写成 mg/kg/d,应写成 mg/(kg·d) 或 mg·kg-1·d-1;血压仍可以 mmHg 表示,但首次使用时应该注明 mmHg 或 cmH2O 与 kPa 的换算系数 (1 mmHg=0.133 kPa, 1 cmH2O=0.098 kPa);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词,如光密度的符号为 D(λ),“D(λ)” 为斜体字。数字后的时间 单位秒、分、小时、天,分别用符号 s、min、 h、 d。
2.11 表和图 凡用文字已能说明的问题,不用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无需重复其数据,只需列出结论性数据即可。图、表要精练,设计应正确、规范,应有图题和表题。表采用三线表 ( 顶线、表头线、底线 ),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 ( 如 t 值、P 等 ),可在 上面加一条辅助线。说明性资料应置于图 ( 表 ) 下方注释中,注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数据单位。照片要求有良 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如有引自他刊者,请 注明出处。图注和表注的顺序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加右半括号右上标,如“1)”。
2.12 缩略语 文题一般不用缩略语,正文中需应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中英文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 语,后两者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对于微生物、细胞、核酸、蛋白、基因等特殊名词缩略语, 应在其缩略语后注明其属性。
2.13 参考文献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 阿拉伯数字在右上角以方括号注明。以近 3~5 年的文献为主。参考文献中的作者第 1~3 名全部列出,3 名以上作者只列前 3 名, 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如 et al。中文期刊刊名用全名,外文期刊刊名采用缩写,按美国《医学索引》中的刊名缩写 格式,并附 PMID 编号。参考文献序号必须与正文上角标序号核对无误。
2.14 基金项目 论文课题如为国家或省、部级和直辖市以上基金项目,攻关或已获奖项目,请脚注于论文首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 ××”或“基金资助项目 (No.)”,并附基金审批文件及授奖证明的复印件。
2.15 致谢 未满足全部 4 条作者署名标准者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3 法律、伦理和道德规范
3.1 著作权法 来稿决定刊用后,由所有作者亲笔签署版权转让协议,自动承认论文专有使用权归《临床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所有,对本 刊以但不限于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等方式出版该文无异议。已发表的论文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不可再授权他人以任何形式 汇编、转载、出版该文的任何部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已出版的论文以单行本、抽印本等形式出版。但论文作者本人可以在 其后续的作品中引用该论文中部分内容,或翻译,或将其汇编在论文作者主编的非期刊类文集中。 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 2 册。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对稿件享有修改、删节权,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
3.2 科研伦理规范 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 如来稿为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应遵循《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准则,研究人员有责任保护研究受试者的生命、健康、尊严、 完整性、自我决定权、隐私,以及为研究受试者的个人信息保密。凡是涉及人的研究 ( 如人体组织、血液标本、调查问卷等 ),均 应获得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经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本刊有权利要求作者提供但不限于医学伦 理审核文件、知情同意书、研究设计方案等复印件。 如来稿为以动物为对象的研究,请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复印件。
3.3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相关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的论文,如涉及药物在使用中超出药物说明书范围的,作者单位必须为药物临床基地,并符合药 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GCP),详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03 年发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局令第 3 号 )。 《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联系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 1665 号;邮政编码:200092;电子信箱:jcperke@126.com。未尽事宜请致电 (021)25076489 咨询。
临床儿科杂志影响因子
临床儿科杂志发文量
临床儿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
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IL-8水平及甲基泼尼松龙的疗效观察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purpura,HSP)是儿童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研究发现,IL-8等炎前因子参与HSP的发病过程.本研究通过检测HSP患儿在不同临床疾病期、不同临床类型、不同治疗方法时IL-8水平变化,探讨本病发病机制、变化规律、疗效反应及临床意义.......
作者:董扬;鹿玲;邓芳 刊期: 2006- 04
-
不同出生体重对新生儿静息能量消耗影响研究
为观察不同出生体重对新生儿静息能量消耗的影响,采用间接能量测定仪(DeltatracTMⅡ,芬兰产)成功检测180例健康新生儿,其中男孩95例,女孩85例,按出生体重分成3组,即......
作者:蔡威;陆长虹;于黎华 刊期: 2001- 06
-
粒细胞减少性肠炎21例分析
白血病和肿瘤化疗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Ⅰ)导致粒细胞缺乏是常见的现象,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是该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现对我院近4年收治的21例NE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其治疗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陆凤娟;翟晓文;高怡瑾;马伴吟 刊期: 2003- 06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期后干预治疗及预后
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目前受到广泛关注。我院对37例中、重度HIE患儿进行了新生儿期后综合性多疗程干预治疗,使其伤残率明显下降,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希平;陈健平;龙兴江 刊期: 2002- 01
-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难治性缺铁性贫血5例报告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5例可能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相关的难愈或易复发的缺铁性贫血(IDA)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咏梅;周剑峰;柴建农;陈科 刊期: 2006- 05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
在静息状态下,当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pulmonaryarterialpressure,sPAP)超过30mmHg,或肺动脉平均压(meanpulmonaryarterialpressure,mPAP)超过20mmHg时,即表示有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存在.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
作者:范瑾;杜军保 刊期: 2005- 03
-
小儿骨髓坏死9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小儿骨髓坏死的疾病分布及预后.方法分析9例小儿骨髓坏死的病历资料和化验检查.结果9例小儿骨髓坏死均为恶性肿瘤引起,几乎均有骨痛,坚持化疗的的患儿骨髓均恢复正常.结论小儿骨髓坏死绝大多数为恶性肿瘤所致,及早诊断和治疗,预后不一定差.......
作者:房倩;王丽;王敏 刊期: 2007- 02
-
新生儿长Q-T综合征引发2:1房室传导1例报告
新生儿长Q-T综合征(LQTS)是指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间期延长(>0.44s)、易产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组综合征,可导致患儿晕厥、抽搐或猝死.临床上此病并不少见,但由于部分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了1例LQTS引发2:1房室传导患儿,现将其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赵金章;刘玲;张莉;郭金珍;李占魁 刊期: 2017- 10
-
三种不同类型性早熟女童骨生长及骨代谢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真性特发性性早熟女童三种不同类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龄(BA)及骨密度(BD)的变化.方法真性特发性性早熟女童196例,分为快速进展型、缓慢变化型及生长相对迟缓型,分别检测不同类型性早熟女童IGF1、BA及BD,并进行三种类型间比较,观察其骨生长及骨代谢的变化.结果快速进展型性早熟女童其IGF1、BA显著高于缓慢变化型及生长相对迟缓型女童(P<0.05);缓慢变化型女童IGF......
作者:朱志颖;李嫔;蔡德培 刊期: 2007- 12
-
外源性视黄酸调节乳鼠心肌细胞Tbx1的表达
目的研究视黄酸(RA)对心肌细胞Tbx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经不同浓度的RA处理后,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乳鼠心肌细胞Tbx1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Tbx1基因在乳鼠心肌细胞有少量基础的表达,在予以RA刺激后,1×10-7mol/LRA使细胞内Tbx1基冈mRNA和蛋白含量表达分别增加1.51倍和1.10倍(P均......
作者:刘苗;吴小燕;徐佳伟;金润铭 刊期: 2009- 08
动态资讯More >
- 1 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及其临床特征
- 2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川崎病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前后基因表达变化
- 3 危重患儿并发 DIC治疗进展
- 4 婴儿黄疸型人巨细胞病毒肝炎临床随访研究
- 5 腹泻患儿头皮静脉压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6 高分辨力超声评价川崎病后肱动脉内皮功能及静脉输注维生素C疗效观察
- 7 恙虫病患儿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及其意义
- 8 人生长激素同型异构体比例变化与特发性矮小症的相关性
- 9 共刺激信号对脐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PLCγ1表达的影响
- 10 儿科院前急救标准化模拟课程现状与推广意义
- 11 合并肾囊性病变儿童1型Dent病1例报告
- 12 抽动秽语综合征83例病因分析
- 13 川崎病早期诊断探讨
- 14 Prohibitin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和作用
- 15 儿科消化道疾病的超声检查
- 16 TNF配体相关分子1A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的表达及意义
- 17 贫血患儿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及其鉴别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意义
- 18 儿童原发性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 19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综合表现与治疗
- 20 Cockayne综合征1例临床及ERCC8基因突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