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83年,由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办。本刊遵循面向临床、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普及的办刊宗旨,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主要读者为全国二、三级医院的医师。除每期设有一个系统疾病专栏(包括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心血管、肾脏、免疫、遗传、代谢、内分泌等系统),此外还设综合报道、儿保、实验研究、临床病理(例)讨论、疑难病例分析、综述、讲座、临床经验点滴、误诊教训、临床用药、诊治技术等十余个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6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77/R
邮发代号: 4-42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国际刊号:1000-3606
- 国内刊号:31-137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小儿腹泻病药物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按照中国腹泻病控制规划的要求,1992年4月卫生部委托中华儿科学会及首都儿科研究所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制订了《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在全国实施后对提高我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方案”的重要实质是改变了旧观念,废弃了旧的治疗方法,包括:①禁食;②过多应用静脉输液;③滥用抗生素。树立了新观念,建立了新的治疗方法,包括:①继续饮食;②大力推广口服补液;③合理用药,纠正滥用抗生素。......
作者:方鹤松 刊期: 2001- 03
-
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探讨
为探讨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对289例腹痛患儿采用日产富士能EG-410PE电子胃镜检查,并取胃窦部粘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及Hp检测。结果:其病变检出率100%,Hp平均感染率38.8%;~4岁、~7岁、~10岁、~14岁各年龄组Hp感染率分别为20.0%、33.3%、37.5%、42.0%,Hp在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中感染率分别为73.......
作者:韩红芬;沈小明;华英;许春娣;陈舜年 刊期: 2001- 03
-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与胃动素分泌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胃动素(Motilin,MTL)是胃肠激素之一,其含量变化对消化道动力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通过对38例经食管钡剂造影X线透视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GER)的足月新生儿及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其空腹状态下血浆MTL浓度并对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进行对比,研究新生儿GER与MTL分泌异常的相关性,对GER做进一步的病因学探讨。......
作者:安丽;朱薇薇;李彤彤 刊期: 2001- 03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治疗与评价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内成功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来自成人和儿童的大量研究证实Hp和许多上胃肠道疾病相关。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消化性溃疡病发病的重要因素。Hp的长期感染也与胃腺癌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相关。临床研究发现根除Hp可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病的复发率,......
作者:许春娣;陈舜年 刊期: 2001- 03
-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关系
应用电子胃镜进行胃窦粘膜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培养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另做血清Hp-IgG抗体测定,调查5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BRG)儿童的Hp感染情况及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并与同期胃镜检查的80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NRG)作对照。结果显示56例BRG中Hp阳性率为28.57%,80例NRG中Hp阳性率为52.50%,提示BRG组Hp感染明显低于NRG组(P<0.01)。BRG组织学特点:炎症......
作者:黄开宇;许春娣;陈舜年 刊期: 2001- 03
-
胃十二指肠溃疡儿童的个性特征初探
为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儿童患者的个性特征,对215例(平均年龄10.14岁,男女比例1.4∶1)因反复发生上腹部不适等症状的患儿作内窥镜检查,并将其分成溃疡组(35例)和炎症组(180例),均使用儿童艾森克个性测试问卷进行个性特征评价。结果表明,溃疡组低P分率为68.57%、中P分率为22.86%、高P分率为8.57%;炎症组低P分率为42.22%、中P分率为42.78%、高P分率为15.0%,经统......
作者:何炳勇;康宏庄;范洲际;李冰冰 刊期: 2001- 03
-
亚低温对急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
急性脑损伤是指各种损伤因子(感染、缺氧缺血、外伤、中毒等)所引起的急性脑细胞功能异常或死亡,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现代医学揭示,无论何种损伤,其病理基础均出现异常的兴奋性氨基酸释放、钙离子内流、自由基产生、炎症介质的表达、过度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坏死与凋亡等一系列级联反应[1~2]。由于神经元细胞死亡后再生困难,故如何有效地保护神经元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发现亚低温(轻微低温)即有......
作者:解启莲;胡皓夫 刊期: 2001- 03
-
横纹肌肉瘤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儿童期常见的软组织肉瘤。RMS的光镜诊断基于识别横纹肌母细胞,但其表现可呈从原始间充质细胞到胚胎型肌小管的不同分化状态,低分化类型非常多见,约占20%~60%,不仅难以与其它小圆细胞瘤相鉴别,而且也难以进行分类及估计预后。近年来,有关RMS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对解决上述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信明军;施诚仁 刊期: 2001- 03
-
感染性疾病时检测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临床意义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重要的炎症因子之一,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s)是TNF的天然拮抗剂,STNFRs与TNF在体内的平衡反映机体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之间的平衡。感染过程中,机体针对外来病原产生防御与损伤反应,TNF是重要的介质,它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起作用,STNFRs则对TNFR起调节作用,随感染的发生及控制而变化,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体液中STNFRs的含量对于......
作者:詹建英;张灵恩 刊期: 2001- 03
-
小儿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病变。小儿慢性胃炎并不少见,近年来大多数医师已有认识,然而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诊断标准争论颇多,治疗效果缺乏客观研究。加强慢性胃炎的小儿流行病学调查,搞清我国的发病情况及与成人的关系,对本病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病因一、易患因素确切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以下方面是小儿慢性胃炎的易患因素。(一)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偏食、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和刺激性食物等......
作者:祝益民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IL-8水平及甲基泼尼松龙的疗效观察
- 2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肌钙蛋白I的变化
- 3 重度肺炎患儿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和肺表面活性蛋白D水平及临床意义
- 4 青少年超重/肥胖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 5 支气管哮喘儿童缓解期治疗不依从行为调查分析
- 6 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诊断方法比较
- 7 腹部B超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 8 新生儿 HIE伴胃肠功能障碍63例临床分析
- 9 D13S301标记在Wilson病诊断的应用
- 10 《临床儿科杂志》举办2015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函授班通告
- 11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
- 12 儿童脑型寄生虫病15例临床分析
- 13 人博卡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4 反复感染 多处包块
- 15 儿童膜性肾病病因与病理关系探讨
- 16 儿童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对骨矿密度的影响
- 17 热性惊厥的新进展
- 18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Tim-1水平及临床意义
- 19 孟鲁斯特钠治疗肠道嗜酸细胞性炎症导致反复消化道出血1例报告
- 20 儿童结核病诊断技术新进展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