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83年,由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办。本刊遵循面向临床、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普及的办刊宗旨,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主要读者为全国二、三级医院的医师。除每期设有一个系统疾病专栏(包括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心血管、肾脏、免疫、遗传、代谢、内分泌等系统),此外还设综合报道、儿保、实验研究、临床病理(例)讨论、疑难病例分析、综述、讲座、临床经验点滴、误诊教训、临床用药、诊治技术等十余个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6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77/R

邮发代号: 4-42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国际刊号:1000-3606
  • 国内刊号:31-137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临床儿科杂志2002年第5期文章
  • 降钙素原对儿童化脓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是严重细菌感染的早期实验室指标.近年来国外已将降钙素原的监测广泛应用于重症感染患者,并将其作为早期感染指标.据文献报道,较之传统的急性相蛋白如CRP,IL-6等,PCT对炎性反应的敏感性更高[1].在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证实有PCT的升高[2].现将我们初步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健;蔡根秀;聂国明;罗莉漫;靳桂明 刊期: 2002- 05

  •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菌株近十年的变迁及耐药分析

    探讨近十年来本院新生儿病区血培养菌株的变迁规律及其耐药情况.按阶段分为早期组(1992年~1994年)、中期组(1995年~1996年)和后期组(1999年~2000年).3组分别获血培养菌株168、139和129株.用VITEK-AMS鉴定菌株种属,K_B法作抗生素耐药试验,根据NCCLS标准判断结果.结果表明:①3组均以G+菌为主且有增多趋势.G+菌中以葡萄球菌占绝对优势,表皮葡萄球菌显著增多......

    作者:张铮;潘小梅;徐位仁;何林;李志光;卢月梅 刊期: 2002- 05

  • 流行性乙开支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为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49例乙脑患儿和10例正常对照组脑脊液中NSE的含量.结果:①49例乙脑患儿脑脊液NSE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7.36,P......

    作者:齐旭升;涂自良;王作军;张永福 刊期: 2002- 05

  • 先天性梅毒骨骼改变的X线表现:附11例报告

    为了分析先天性梅毒骨骼改变的X线征象,以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将经血清学检查确诊的11例先天性梅毒,结合临床症状分析其骨骼改变的X线表现.结果:①长骨干骺端致密改变,致密线下方出现横形透亮带,长骨干骺端锯齿状改变,局限性骨质缺损;②骨膜反应;③病理性骨折.提示:X线平片能反映骨骼尤其是长骨的改变(包括干骺端炎、骨膜炎、病理性骨折等),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及时发现先天性梅毒.......

    作者:胡喜红;李国平;帕米尔;施莺燕 刊期: 2002- 05

  •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血清及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流行性腮腺炎仍是我国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膜脑炎.为协助临床明确诊断,我们对97例于1998年1月至5月临床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的住院患儿进行血清和/或脑脊液腮腺炎病毒IgM抗体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红;杨智宏;王岱明;朱启殚;董佐权 刊期: 2002- 05

  • 麻疹脑炎患儿CD4+、CD8+淋巴细胞测定的临床评价

    脑炎是麻疹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病死率约占20%.麻疹脑炎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1].为探讨麻疹合并脑炎发生的细胞免疫机制,我们于2000年1月~2001年6月对30例临床确诊为麻疹脑炎的住院患儿作了CD4+、CD8+淋巴细胞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国强;汪洪姣;张桂莲 刊期: 2002- 05

  • 新生儿性传播疾病37例临床分析

    近几年新生儿性传播疾病(STD)已屡见报道,发病率逐年上升.我们分析了自1995年至2001年11月间资料较完整的新生儿淋病28例,先天性梅毒6例,阴道滴虫病3例,共37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招定 刊期: 2002- 05

  • 新生儿胎传梅毒20例报告

    为了解新生儿胎传梅毒(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治疗与预后关系,对20例梅毒感染母亲及所生子女进行临床、梅毒血清学及新生儿X线检查,确诊胎传梅毒及治疗.结果发现母子均用正规的青霉素治疗,无1例发生胎传梅毒;孕妇不接受抗梅毒治疗,胎传梅毒发生率达83.3%(5/6例),死亡率83.3%(5/6例).提示对受梅毒感染孕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疗程正规能防止胎儿梅毒感染.......

    作者:夏瑾;华萃;吴瑞勤;申玉红;洪建国 刊期: 2002- 05

  • 甲型肝炎患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为探讨甲型肝炎(甲肝)患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声像图特点及临床意义,用超声诊断仪作纵、横、斜向多方位超声切面,清晰显示肝门区卵圆形低回声区,并可与邻近脏器及血管分开,确认为肿大淋巴结.结果发现60例甲肝患儿显示肝门淋巴结肿大53例(88.33%),分布于门静脉主干两侧及后方.提示:①甲肝患儿肝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可能与淋巴系统发育旺盛、对抗原的应答反应异常敏感有关;②肿大淋巴结分布于门脉主干......

    作者:李桂明;骆成榆;杨俊文;唐美芳;薛芳 刊期: 2002- 05

  • 新世纪几种传染病的动态及挑战

    近30年来,广泛进行多种疫苗接种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脑、乙脑、灰髓炎等发病率显著下降.由于腮腺炎、风疹、水痘的免疫国内未普遍开展,这几种传染病仍有小流行,但能早诊断、早治疗,很少引起严重后果.当前有几种主要传染病对儿童存在威胁.......

    作者:王岱明 刊期: 2002-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