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83年,由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办。本刊遵循面向临床、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普及的办刊宗旨,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主要读者为全国二、三级医院的医师。除每期设有一个系统疾病专栏(包括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心血管、肾脏、免疫、遗传、代谢、内分泌等系统),此外还设综合报道、儿保、实验研究、临床病理(例)讨论、疑难病例分析、综述、讲座、临床经验点滴、误诊教训、临床用药、诊治技术等十余个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6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77/R

邮发代号: 4-42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国际刊号:1000-3606
  • 国内刊号:31-137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临床儿科杂志2010年第1期文章
  • 血清甘露聚糖结合蛋白水平变化与重症轮状病毒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症轮状病毒感染患儿血清甘露聚糖结合蛋白(MB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重症轮状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6例重症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和48例普通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不同病程中的血清MBP水平以及43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MBP水平.结果重症轮状病毒感染患儿急性期血清MBP水平明显低于普通轮状病毒肠炎急性期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刘纯义;金萍;陆必森;王世俊;张侃;罗勇;许锦姬 刊期: 2010- 01

  • 急性肺损伤患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和尿白三烯E_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患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和尿白三烯E_4(1eukotrieneE_4,LTE_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肺损伤患儿血浆中急性期及恢复期PAF的水平以及尿液中LTE_4的变化.同时检测吸入氧浓度、血气分析、C-反应蛋白及胸片、心超等.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为......

    作者:金益梅;李昌崇;何时军;单小鸥 刊期: 2010- 01

  • 小儿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发病情况单中心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儿童医院PICU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的发病情况,探讨影响小儿严重脓毒症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儿危重病例评分和美国PICU入出院指南,对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期间入住PICU的所有危重患儿进行筛选(小儿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诊断采用2002年初在美国举行的国际儿科脓毒症联席会议确定的定义).入选患儿填写调查表直至出院.纳入患儿3个月后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出院后情况.结果本......

    作者:刘娟;钱素云 刊期: 2010- 01

  • 肺内源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导致的肺内源性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大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气管注射3ml/kg大肠杆菌混悬液[(4.4~5.6)×10~(12)CFU/L],制作大鼠肺内源性ALl/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存活大鼠随机分为三组,于滴人大肠杆菌混悬液术后6h(η=10)、24h(η=10)、36h(η=10)3个时间点进行观察.每个时间点各8只大鼠作为对照(NS......

    作者:李艳红;宋国维;甘小庄;崔小岱;孙春荣;孙丽萍 刊期: 2010- 01

  • 不同液体疗法在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

    目的比较两种液体疗法在治疗小儿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方法感染性休克患儿48例,用传统扩容法治疗27例,液体复苏法治疗21例,其他抗感染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原则相同.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患儿的循环稳定时间、肺水肿发生率、P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液体复苏法组患儿达到循环稳定时间[(121.63±75.59)min]较传统扩容组[(216.10±168.13)min]明显缩短(P0.05);液体复苏法组患......

    作者:杨卫国;何颜霞;袁秀丽;周雀云 刊期: 2010- 01

  • 动态监测新生儿早期休克患儿左心排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新生儿休克息儿的左心排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USCOM技术无创监测30例休克新生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的左心输出量及每搏输出量,并监测休克患儿扩容及多巴胺[2~4μg/(kg·min)]治疗后的心排量变化.结果休克患儿左心输出量及每搏输出量[分别为(0.36±0.24)L/min,(3.5±1.5)cm~3]与正常对照组[(0.49±0.15)L/min,(2.7±1.6)cm~......

    作者:余珍珠;刘晓红 刊期: 2010- 01

  • 儿童血液真菌抗原检测的应用研究

    目的评价血液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和(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BG]试验及两者联合应用在儿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高危人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GM采用舣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Platelia~(TM)Aspergillus试剂盒)检测,BG采用动态浊度法(GKT-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GM阳性定义为连续2次不同时点I≥0.5或单次......

    作者:赵醴;王莹;周云芳;李璧如;陈静;薛惠良;汤静燕 刊期: 2010- 01

  • 《临床儿科杂志》投稿须知

    ......

    作者: 刊期: 201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