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83年,由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办。本刊遵循面向临床、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普及的办刊宗旨,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主要读者为全国二、三级医院的医师。除每期设有一个系统疾病专栏(包括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心血管、肾脏、免疫、遗传、代谢、内分泌等系统),此外还设综合报道、儿保、实验研究、临床病理(例)讨论、疑难病例分析、综述、讲座、临床经验点滴、误诊教训、临床用药、诊治技术等十余个栏目。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临床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国际刊号:1000-3606
- 国内刊号:31-137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阿奇霉素、干扰素联合治疗脑弓形虫病34例分析
何爱珍;李艳
关键词:阿奇霉素, 干扰素, 联合治疗, 阳性, 螺旋霉素, 临床表现, 脑弓形虫病, 临床症状, 蛛网膜下腔出血, 阵发性, 神经系统损伤, 脑萎缩, 脑积水, 疗效判断, 统计学处理, 痉挛性斜颈, 弓形虫感染, 症状体征, 脑性瘫痪, 联合应用
摘要:我科于1996年1月至1999年6月收治脑弓形虫病34例.男22例,女12例;3月~5岁12例,~10岁16例,~14岁6例.均有动物接触史.临床表现:脑性瘫痪12例,小头并小眼症(脑萎缩)2例,脑积水2例,抽动-秽语综合征6例,多动症9例,继发性癫疒间10例,痉挛性斜颈1例.检验结果:Toxo-IgG、IgM、DNA阳性1例,Toxo-IgG、IgM阳性8例,Toxo-IgG、DNA阳性5例,Toxo-IgG(2次)阳性20例.脑电图:异常29例,波幅(150~400)μV,(3-7)c/s θ波,或(2~3)c/s δ波阵发性出现14例,高波幅慢波杂θ类尖波或单个尖波9例,棘-慢,尖-慢波阵发性或爆发顶颞部6例.头部CT:脑积水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萎缩2例,左颞叶椭园形肿块、伴钙化灶1例.随机分成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方面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阿奇霉素组18例,按(7~10)mg/(kg*d)饭后2小时顿服,连服10天停10天为1疗程,共6疗程;联用干扰素:3岁以下10万U/d,肌注,共4次,3岁以上100万U/d,共1次.螺旋霉素组16例,按60mg/(kg*d),分3次~4次口服,SMZCO(20~30)mg(kg*d),分2次口服.疗程同阿奇霉素组.疗效判断:①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Toxo-IgG、IgM、DNA阴转.②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减轻,发病次数减少,Toxo-IgM、DNA阴转,IgG阳性.③无效:反复发病或间歇加重,Toxo-IgM或DNA反复阳性.结果:阿奇霉素组痊愈10例,好转8例.螺旋霉素组痊愈2例,好转6例,无效8例(χ2=10.08,P<0.01),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脑弓形虫感染是造成小儿神经系统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无特异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本文34例中阿奇霉素组疗效优于螺旋霉素组.可见阿奇霉素和干扰素联合应用是目前治疗脑弓形虫病较为有效的药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