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83年,由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主办。本刊遵循面向临床、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普及的办刊宗旨,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主要读者为全国二、三级医院的医师。除每期设有一个系统疾病专栏(包括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心血管、肾脏、免疫、遗传、代谢、内分泌等系统),此外还设综合报道、儿保、实验研究、临床病理(例)讨论、疑难病例分析、综述、讲座、临床经验点滴、误诊教训、临床用药、诊治技术等十余个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出版部门: 《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360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377/R

邮发代号: 4-42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3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儿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国际刊号:1000-3606
  • 国内刊号:31-137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临床儿科杂志2007年第7期文章
  • 抗巨细胞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抗巨细胞病毒药物研究进展相对缓慢,但已经用于临床的药物在控制艾滋病和移植后人巨细胞病毒(HCMV)相关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对已用于临床和正在研制中的有希望的抗HCMV药物进行介绍,并重点讨论临床抗CMV药物应用指征和更昔洛韦方案.基于HCMV病毒的致病特性,倡议临床医师把握抗HCMV药物选用时机;儿童病例尽量避免延长疗程;切忌滥用.......

    作者:方峰 刊期: 2007- 07

  • 巨细胞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小儿巨细胞病毒性疾病是由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疾病,简称CMV病.在作诊断时,必须了解我国小儿主要由母婴传播获得感染,多在婴幼儿期患病.以后病毒长期潜伏在宿主体内.由于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各脏器致敏性不同,小儿CMV病临床变化众多.总的来说,新生儿(包括胎儿)可以产生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主的疾病;婴儿感染后多数可有不同程度的肝胆受损,少数发生间质性肺炎;其他大年龄小儿,仅为无症状性CMV感染(......

    作者:董永绥 刊期: 2007- 07

  • 人巨细胞病毒UL/b'区基因多态性

    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在人群中普遍感染,在新生儿中,HCMV先天感染可引起黄疸性肝炎、先天性巨结肠、小头畸形等各种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畸形.导致HCMV不同致病性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一方面与宿主免疫功能,即有效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有关;另一方面与病毒的数量、入侵部位及病毒自身的基因结构相关,尤其是与病毒毒力、组织嗜性和病毒逃避机体免疫攻击能力密切相关的......

    作者:阮强 刊期: 2007- 07

  • IL-12表达障碍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由Th2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与内源性IL-12生成不足有关,该文综述了IL-12的生物学效应、IL-12表达障碍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以及IL-12、重组IL-l2(rIL-12)在支气管哮喘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IL-12与I型变态反应关系密切,内源性IL-12表达不足使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系统向Th2方向偏移,在过敏原或病毒等外因的刺激下发生支气管哮喘.用IL-l2对支气管哮喘进行免疫治疗......

    作者:王元;孔宪明;曹兰芳 刊期: 2007- 07

  • 主动脉缩窄的治疗

    通过总结分析主动脉缩窄(CoA)的治疗情况,对其治疗方式及治疗时机的选择做出提示.将CoA分为7种类型进行分析,治疗方式从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及镶嵌治疗3个方面进行比较.外科手术治疗作为传统的治疗方式,在复杂CoA治疗中仍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介入治疗的开展,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与血管内支架(ES)置入术在某些CoA治疗中已取得良好效果;为使相应CoA得到更好治疗,镶嵌治疗已渐成为趋势;手术......

    作者:李淑娟;王玉林;刘廷亮 刊期: 2007- 07

  • 中国学者对百日咳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百日咳是主要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见于发展中国家未接种相应疫苗的儿童.1978年我国实施计划免疫、普及儿童白百破疫苗接种以后,百日咳发病率明显下降,由使用疫苗前的100/10万~200/lO万降低到20世纪90年代后的1/10万以下;近十年来,虽然百日咳发病率仍然保持在低水平,但一些地区出现反弹,局部地区还有暴发流行,发病率超过1/10万.该文就中国学者在百日咳的流......

    作者:欧金玲;姚开虎;杨永弘 刊期: 2007- 07

  • Bartter综合征6例报告

    Bartter综合征临床少见,于1962年由Bartter首先提出,2002-2005年我院儿科共收治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淑义;邵颖 刊期: 2007- 07

  • ECHO病毒性脑炎30例临床分析

    ECHO病毒为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4、6、19、11、16、30型流行株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病毒性脑炎流行.我科于2005年5月~7月共收治30例ECHO6型病毒性脑炎,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良玉 刊期: 2007- 07

  • 鼻饲辅以安慰奶嘴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早产儿吸吮能力差,吞咽功能不协调,胃肠蠕动慢,常不能有效进行吸吮,约2/3的极低出生体重儿(ELBW)有喂养不耐受现象.而早产儿生长发育快,能量需求高,故临床上常采用胃管喂养和静脉营养,长时间肠外营养可发生感染、出血、栓塞、胆汁淤积等并发症,而单纯胃管喂养则不利于吸吮反射的成熟.......

    作者:王秀玲;毛美玲;郑之卿 刊期: 2007- 07

  • 结核性脑膜炎类赫氏反应21例临床分析

    赫氏反应是指驱梅治疗中病灶暂时性恶化反应.部分结核病人在强有力的抗痨药物作用下亦可发生类赫氏反应的现象,称为类赫氏反应.主要表现为原发结核病灶增大,出现新病灶,突然昏迷、意识不清、抽搐.......

    作者:摆丽;米娜瓦尔 刊期: 2007- 07